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

新型跨国“五毛党”:点赞百次能赚50美分

Facebook、Twitter等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,而为了扩大影响或是获取商业利益,许多名人、公司甚至是美国国务院这样的政府机构,纷纷通过灰市购买虚假粉丝、虚假点赞、虚假观看次数,据美联社报道,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等城市,已经成为这一国际市场的“点击出口来源”之一。


这些虚假点击提供商运营着所谓的“点击农场”,雇佣了许多人,在各大社交网络不停点击,点赞,或是观看视频,这样,客户的社交网络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
自从Facebook十年前诞生之后,许多用户希望扩大粉丝规模,这可以帮助他们交到新朋友、获得商业利益,增加吹捧资本,或是带来职业发展上的优势。另外,粉丝越多,社交网络本身也越高兴。

不过媒体调查发现,国际上正在形成一个虚假点击的市场,欺骗社交网络运营商,已经形成规模数亿美元的大生意。

美国社交网络营销公司seoClarity的负责人Mitul-Gandhi表示,只要每一次点击有商业利益,很快就有人提供这一服务。据报道,最低的服务资费是每次点击半美分,即一百次点击获得50美分。

意大利网络安全专家Andrea-Stroppa等人预测,2013年,光是Twitter上的虚假粉丝市场规模,就可能最高达到3.6亿美元,Facebook的虚假粉丝和虚假点赞市场,规模则高达每年两亿美元。

社交网络已经意识到这一现象,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,但是无法从根本杜绝虚假点击灰色经济。去年12月,YouTube的审核人员发现,一些音乐视频的点击次数高得离谱,于是清理了几十亿次的视频观看次数。另外,谷歌也在对付那些虚假点击搜索广告的从业者。

对于Facebook而言,最近一个季度的报告显示,在全部12亿活跃用户中,大约有1410万人属于虚假欺诈账户。

孟加拉国首都达卡,一个七百万人的大城市,正在成为点击农场的聚集地。达卡的社交网络营销公司“Unique-IT-World”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他们雇佣了大批员工,专门通过手工点击客户的网页,但他强调,员工的帐号不是虚假的,是真实的。人工点击也使得谷歌、Facebook的后台系统,难于监测到。

Facebook最近的一个统计显示,许多名人在达卡的粉丝特别多,比如足球明星LeoMessi,获得了5100万次次点赞,作为对比,Facebook自己的安全页面,只有770万次点赞,谷歌的Facebook主页,也只有1520万次点赞。

2013年,调查人员发现美国国务院,花费了63万美元购买虚假粉丝,随后国务院表示将停止购买Facebook虚假粉丝,据称去年某个时间段,美国国务院帐户,在埃及的开罗获得了大量的点赞。另外其粉丝总量,从一万人猛增到了250万人。

当然,也有一些看似不正常的点击增加,背后有合理原因。比如最近“汉堡王”来自巴基斯坦卡拉奇的粉丝和点赞量猛增,原因是最近在当地新开了几个餐馆。

目前,数百家社交网络营销公司,正在满世界兜售虚假粉丝、虚假点赞和共享次数等。比如BuyPlusFollowers公司针对每250次Google+分享的报价是12.95美元,InstagramEngine公司针对Instagram的1000名粉丝的报价为12美元,另外,AuthenticHits对1000次媒体内容播放次数收费9美元。

美国社交网络营销公司WeSellLikes的负责人表示,一些公司在Facebook注册了主页,如果网民访问主页时,看到只有寥寥十几个关注人,这无形中会影响品牌印象,甚至丢掉潜在客户。

上述负责人不愿意公开名字,据称,为了避免司法纠纷或是禁止令,他已经将营销公司搬到海外。

在东南亚的人口大国印尼,这里拥有全世界名列前茅的Twitter和Facebook用户,该国也成为点击农场的另外聚集地。40岁的哈纳菲尔(Ali-Hanafiah)表示,只要10美元,即可获得1000名Twitter粉丝,600美元则可以增加一百万个粉丝。

哈纳菲尔拥有自己的服务器,每个月租用一个IP地址的花费,只有一美元,它可以利用这些地址,产生数以万计的社交网络用户帐号,这些账号就是“虚假粉丝”的来源。

社交网络的虚假点击市场,也催生了另外一个行业:粉丝审核。比如英国伦敦的Status-People公司,就可以帮助客户阻挡虚假粉丝和虚假行为。该公司人士表示,许多客户过去购买了虚假粉丝,意识到这种行为很愚蠢,所以雇请了专业公司专门删除虚假粉丝。

美国加州视频广告公司TubeMogul的相关人士也表示,通过灰市提高视频的播放次数,毫无意义,一旦广告主发现,就再也不会和作假的公司合作了。

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

2013年動腦網站公關類文章排名前10名

(Brain.com 2014-01-02)隨著資訊量爆炸,公關人需要妥善為客戶規劃公關議題與數位社群,才能促使網友主動討論轉載,使宣傳效益極大化,而當消費者人人可以使用社群網路發言時,口碑傳播常在短時間內一發不可收拾,因此「24小時社群監控機制」,與「24小時危機處理機制」,都將持續是2014年公關產業的重要挑戰之一。

回顧動腦2013年度公關類新聞發現,點閱率最高的前十名文章中,主題大致分為品牌危機處理,口碑行銷如何做、及如何增加議題擴散力等。究竟在危機管理和口碑社群的傳播策略上,品牌該注意哪些細節?可以怎麼做?專家又有哪些建議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
2013年動腦網站公關類文章排名前10名

排名 標題 作者
1 麥當勞說錯一句話的代價 梁世均
2 「OPEN將」不open 有沒有造成公關危機? 楊至靜
3 三星口碑行銷出包 口碑行銷應愈透明愈好 于文強
4 不怕被抓到! 品牌口碑行銷再思考 王CJ
5 在電子商務上受矚目 四大行銷要訣 奧美社群團隊
6 錯誤的決策 走味的咖啡 吳春城
7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「半澤直樹」 吳春城
8 五大要素 看你的「影響王」擴散力夠不夠強? 奧美社群團隊
9 數位先知還是網路笑匠 社群行銷該找哪一位? 奧美公關 郭子豪
10 從社群媒體看馬英九與歐巴馬的文膽與色膽 李怡志

統計時間:2012年1月1日至12月20日, 《動腦》編輯部2013年12月27日製表。

趨勢1 品牌危機議題如何處理?
2013年食品安全問題一個接一個爆發,大家對於品牌的不信任感逐漸升溫,當任何一個品牌發生爭議性的事件,又沒有即時或妥善處理,很容易牽動民眾最敏感的那根神經,隨著網友的討論轉載引爆沸點,吸引媒體持續關注報導,最後變成眾矢之地,讓累積不易的品牌信譽毀之一旦。

→麥當勞說錯一句話的代價
2013年6月,麥當勞高雄的一家分店,疑似驅趕想買冰淇淋的唐氏症婦女,事件從地方分店,一路延燒到台北總部。

當品牌總部發言人在第一時間誤判情勢,僅以標準的制式說法回應記者問題,反而會讓回覆內容經過媒體的報導,給民眾一種企業強勢的感覺,導致危機火舌愈燒愈旺。

精承公關副總梁世均建議,門市散佈全台的通路業和服務業,應該把以往只給總部發言人參與的發言與危機處理訓練課程,擴及到各分店的店長,讓各分店的第一線人員都具備基礎的發言回應概念,與危機處理的技巧。而品牌本身也要預測輿論的方向,以「情、理、法」的溝通順序,消除輿論的不滿氛圍。同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可能引發關係人加入,作為妥善設定因應策略的重要依據。

回顧7-11和商周事件
→「OPEN將」不open 有沒有造成公關危機?
→錯誤的決策 走味的咖啡

2013年1月中,統一超商被商業周刊總編輯郭奕伶指出,因商周(1313期)報導統一超商的人事異動,導致7-ELEVEn不讓商周上架,而7-ELEVEn回應是物流因素,卻被民眾認為是欲蓋彌彰,引發軒然大波。

戰國策總經理吳春城指出,對通路而言,有時自認是行使兩家企業間的上架核准權,但當這個行為連帶影響「新聞自由」、「購買權益」等社會大眾重視的普世價值時,品牌形象就會遭受強烈的不信任感。當一個強勢品牌被當成公共財時,品牌對於公眾事務的處理性要更加敏感,不能只曾法律合約的層面,考慮「違不違法」,而要更多加思考決策是否符合「民意」。

公關人的建議:品牌經營者除了公關,還要修危機處理學分
先勢集團執行長暨TIPRA現任理事長黃鼎翎指出,從2013年眾多的公關事件中,可以看出企業經營者的性格,會反應在危機處理的態度上。例如危機發言人需保持誠懇、不敷衍和負責的態度,不然可能會引發更多民怨。黃鼎翎建議企業主和品牌經營者,2014年不只要修公關學分,更要修危機處理學分。

許多品牌在行銷和管理上,投資大筆預算,卻連公關危機事前的SOP和處理守則都沒有建立。公關人只是危機處理的第一線執行者,背後支援的危機處理小組,需要跨部門的同仁平時定期演練、根據時事議題更新題庫,共同研究「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品牌,該如何處理?」才能防範未然。

當危機發生時,品牌要注意以下幾點:1. 誠實,2.主動且公開表明態度、不要等媒體詢問才被動回應,3.站在消費者的立場,提出具體明確的解決方案,4.平時與業界客觀的公信單位保持良好關係,才能在專業的議題上取得協助,把真相解釋清楚,5.根據建立好的SOP,啟動恢復工程,才能掌握對的時間點,化危機為轉機。

趨勢2 口碑行銷如何做?
→三星口碑行銷出包 口碑行銷應愈透明愈好
→不怕被抓到! 品牌口碑行銷再思考

2013年4月,從數位行銷公司鵬泰流出一份為三星操作口碑行銷的結案文件,揭露鵬泰以詆毀其他品牌的方式,刺激討論和傳播效益,引發各界對口碑行銷策略的討論。

到目前為止,國內外對口碑測量的工具,都緊扣著口碑數量(Number of Buzz)、口碑佔有率(Share of Voice)和正負面口碑比(Sentimental Analysis)三大指標的表現,造就行銷人員為了達成指標,只好以小蜜蜂策略創造足夠的口碑,導致民眾負面觀感,最後拖垮品牌名聲。

→行銷傳播自律座談會系列文章

寫手門事件受到公平交易委員以違反公平法為由開罰,並後續修改法條。動腦雜誌特別舉辦「行銷傳播自律座談會」,邀請各界代表,一同座談行銷傳播產業在數位行銷工具盛行的時代,該如何自律。

與會中討論到,如果要長期經營口碑,建議自己操作,才能整合內部資源,回應網友的各種問題,而如果是短期操作,就可以考慮交給專業的代理商,讓口碑行銷更精準。

「究竟該用什麼方式感動消費者?」,是常常被客戶忽略的口碑行銷關鍵,與會者提出,品牌資訊太過詳細的內容,反而讓網友覺得虛假不真實。好的口碑行銷應該釐清目標族群的需求,內容講究事實、不攻擊,同時如果為收費推薦文,部落客和名人就需要坦承,並保證是親身試用後的感想,剩下的就讓網友自己判斷。

趨勢3   如何做,最能擴大社群影響力?
→五大要素 看你的「影響王」擴散力夠不夠強?
→數位先知還是網路笑匠 社群行銷該找哪一位?

品牌在規劃數位行銷策略時,除了好創意外,該如何挑選適合的擴散者?奧美公關認為,選擇知名部落客、或關鍵意見領袖時,除了知名度和個人經驗外,還可以從瀏覽人次、站外連結度、社群平台數、互動深度、發文頻率和基準判定等「INFLUENCER 5」系統來衡量,品牌藉由這些數據制定一套判定規則,就能持續挑選到該類別中最IN的INFLUENCER人選。

此外,奧美公關郭子豪指出,除了部落客外,社群中仍有許多類型的網友值得接觸,共可分為十類:分享狂、笑匠、討讚者、先行者、寂寞者、攝影師、轉載者、書呆子、後行者和新聞閱讀者。這些類型的人各有不同的特性,如果將議題與對話拿捏的恰到好處,品牌不論是在粉絲團、部落格、影音頻道、論壇討論區,都可以完美結合這些類型網友的特色產出議題。

→ 從社群媒體看馬英九與歐巴馬的文膽與色膽

網路媒體工作者李怡志,比較台灣總統馬英九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社群媒體經營風格。兩位總統都有多個粉絲團互相支援,但相較之下,馬英九的社群經營團隊在注重視覺的年代,仍較注重議題、文稿的「文膽」,稍為缺乏包含攝影、圖片設計的「色膽」

從當選感想、日常生活到對事件的看法,馬英九的社群較多文字論述及正式單調的照片,而歐巴馬的社群則將圖文結合,在攝影選材上也更為有張力,也因此轉載數較高。如果品牌要經營社群粉絲團,可從中參考如何設計畫面,進而觸動網友感性的一面,主動幫忙轉載。

原文網址: 動腦新聞 http://www.brain.com.tw/News/NewsContent.aspx?ID=19570#ixzz2pFf0Db30

作者 : 洪郁真  更新時間 : 2014/01/02 06:55:43

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

2013即將進入倒數 網友仍舊最關心「跨年煙火與晚會」

轉眼間又到了年底,說到12月的重要活動,那絕對非跨年莫屬!i-Buzz網路口碑研究室整理了去年及今年的跨年口碑排行,並相互比較這兩年的口碑差異,帶領大家觀察台灣民眾在跨年這天都是跟誰過?怎麼過的呢?


「跨年煙火」、「晚會」最受網友歡迎 連續兩年蟬聯口碑寶座

前幾日報紙專欄曾對「跨年晚會是否需要繼續舉辦」提出質疑,認為這樣的活動浪費公帑,無視經濟衰敗。但根據調查,今年最受網友歡迎的跨年活動前兩名仍舊是「看跨年煙火」與參加「跨年晚會」,景氣狀況似乎不減民眾興致。除了一、二名無變動外,去年的第三名「迎曙光」被「看電視」所取代;原先排名第四的「參加升旗」,則可能因最近幾個月來的政治情勢動盪,使網友興趣缺缺,在今年榜上無名。其他例如「約唱歌」、「到海邊走走」、舉辦「烤肉趴」或「泡溫泉」,都是今年熱門的跨年活動。

不想寒風中人擠人 約四成網友選擇在家倒數 

那大家都是跟誰一起跨年的呢?調查結果顯示,有37%的民眾不想在寒冷的跨年夜人擠人,選擇自己在家看電視倒數,另外30%的民眾會邀約三五好友大家一起度過,有另一伴的網友則會帶著阿娜答一起看跨年煙火,其他還有「跟家人一起吃大餐」、「在家陪小孩早點睡覺」、「跟同事在公司加班」等。

重量級藝人趕場倒數 「五月天」成為跨年最大贏家

整體而言,網友們最熱衷於參加跨年晚會,而讓跨年晚會如此熱門的最大功臣,所邀請的藝人卡司當然有很大影響。今年最受歡迎的跨年藝人分別是五月天、謝金燕及林俊傑,去年排名第五的SHE下滑至第九位,而原先排名第二的張惠妹則因今年不接跨年演出,未能出現在此次排行榜中。與去年相比,五月天已經連續兩年成為跨年口碑贏家,今年預計替高雄夢時代開場,並在世運館舉辦演唱會;藝人謝金燕則上升了一個名次,再度榮登跨年女王寶座。有了眾多重量級藝人加持,今年跨年夜想必又是熱鬧滾滾。

2014即將到來,無論是一個人在家度過,或是與朋友一同參加熱鬧的跨年活動,倒數結束後就是新的開始。大家想好要怎麼迎接嶄新的一年了嗎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i-Buzz為台灣網路口碑監看及分析之權威,服務客戶涵蓋美妝、通訊、消費等各大產業
更多口碑分析案例請見官網http://www.i-buzz.com.tw/index.asp

訊息來源:i-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

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

如何讓你的臉書粉絲不再忽視你?

撰文 :王怡君

從品牌創立粉絲頁的那天開始,粉絲頁管理員便汲汲營營的努力討粉絲歡心,每天盯著「有xxx人看過這則貼文」看,心情隨著得到的讚、留言和分享數字起伏,但結果往往不如預期,在失望透頂之際,甚至萌生「是否要繼續浪費時間在粉絲頁上?」的念頭。

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品牌可以決定是否要提供人們所想要的資訊,很明顯的,你並沒有滿足粉絲們的渴望。現在是學習如何在臉書發表賞心悅目的訊息,並且讓目標對象積極參與其中的時候了。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!

基礎篇:如何提高貼文品質

最殘酷的現實是:拉圾訊息理所當然不會得到回應。在運氣好的情況下,付出與收穫通常是成正比。將心比心,你會對個不著邊際的無聊貼文按讚或是留言嗎?如果答案是NO,則無法期待別人會說YES。如果想提升貼文內容素質,下面提供了一些基本技巧。

一、別把領帶打的太緊
太過於嚴肅的話題或口氣會矇蔽粉絲的眼睛。試著用像跟朋友聊天說話的方式與粉絲們互動,也記得千萬別用向對客戶簡報的方式對待你的粉絲。

二、高專業
發出訊息前要再三檢查文字是否正確及流暢,或是使用一些輔助軟體來做最後的修正,短短幾分鐘的檢查就能幫助品牌提升專業形象,此外也要確定所附上的任何連結網址是正確有效的。

三、 長話短說
長篇大論只會嚇跑觀眾。如果內容需附上連結,記得把連結放在訊息的前面會比較有效果,且訊息長度最好不要超過100個字。

四、別簡化連結網址
雖然簡短的連結網址可能看起來比落落長的一串藍色底線美觀。但根據研究,未簡化網址的造訪率是簡短網址的3倍,原因為簡短網址無法看出將要連結到的網域,多數使用者會因擔心是否為病毒避而遠之。

實用篇:如何提高粉絲參與感

粉絲忽視品牌貼文的原因很多,可能是認為貼文內容太過千篇一律,或是認為品牌所貼的內容與自己無關。為了提高粉絲對品牌的忠誠度及參與感,我們必須立即作出改變!改變的方式很簡單,下面舉出一些小例子可讓目標客戶群喜歡在Facebook上與品牌互動。

一、利用圖像與照片增加情趣
雖然粉絲頁貼文能完全只用文字方式呈現,但粉絲頁管理員也千萬不要小看圖像的力量。粉絲經常透過圖像與品牌產生連結,不管是搞笑的、具啟發性的,或是要宣傳某件事物的,這些圖像對粉絲頁來說都非常重要。上圖即是藉由照片曝光來行銷產品的範例,並強調可客制化的將寶寶名字設計在衣服上。


二、試著用問號作結尾
「對粉絲問問題」是個很好提高參與感的方式。在貼文時使用問號作為結尾,會比將問句放在句子的開頭還高出了15%的參與率。「何時?」、「何地?」、「是否應該?」為粉絲回應率最高的問題,而其中又以「是否應該?」得到最多的回應。但也不是所有問題都能提高參與率,例如應該盡量避免問「為什麼?」,研究顯示此類問題得到「讚」或是回應的比例都較低。

三、揭開企業品牌的神秘面紗
給予粉絲機會一窺品牌的幕後花絮,例如分享員工旅遊或是聚會時的輕鬆照片,讓粉絲能認識品牌的幕後推手團隊;或公開受歡迎產品與服務的生產過程,這也是臉書行銷策略中很常使用的一種方式,並可得到意想不到的粉絲參與效果。
下圖為美國甜品公司「Urban Cookies」,藉由分享員工生日派對照片,順勢為自家產品宣傳,同時也達到與粉絲互動的效果,最後共得到了55個讚及3則留言。


四、提供粉絲專屬獨享機會
成為品牌粉絲的人,有很大一部分是衝著「粉絲獨享」的折扣或是活動而來。嘗試舉辦粉絲獨享活動,不但能提升現有粉絲的參與感,還可吸引新粉絲加入粉絲團,甚至讓他們實際光臨品牌的店面或網頁。舉例來說,假如一家餐廳要嘗試舉辦粉絲獨享活動,便可在粉絲頁提供促銷活動的通關密碼「只要是本店粉絲,在7點前光臨即可得到免費前菜招待」;如果是網路商店,也可運用「到品牌官網消費輸入粉絲獨享密碼,即可獲得10%折扣」等等方式,提供誘因讓粉絲更願意參與其中。

五、與時事做結合
另一個有效的方式,是將目前火紅的時事與品牌貼文作結合,但前提是產品與話題兩者間的連結具有邏輯性。以上圖為例,美國啤酒公司「Four Peaks」利用Discovery頻道為了拯救鯊魚所發起的鯊魚週(Shark Week)活動,將產品放入鯊魚大嘴容器裡,象徵著鯊魚們因為受到保護而喝Four Peaks的啤酒慶祝,此富創意又不難被理解的貼文,很快的就得到眾多粉絲支持。


六、直接下達動作指令
你知道只要簡單的幾個字就可以讓你的粉絲數增加嗎?Buddy Media的研究指出,一些簡單的動作指令,譬如「貼文」、「留言」、「按讚」、「分享」,或是「告訴我們」都非常有效。只要直接表達出需求,粉絲們就會照著辦。

最後,找到平衡點

如果只是汲汲營營在粉絲頁上推銷產品或服務,此舉很快就會把粉絲們嚇跑。可是若完全不提到自家產品訊息,大家也會開始質疑為何要成為粉絲。找到兩者間的平衡點很簡單:「訊息必須綜合趣味性、產品知識教育性以及娛樂性,並在貼文中行銷產品與服務」。時常注意得到最多粉絲參與的訊息,這可以幫助粉絲頁管理員學習和了解如何精準搔到粉絲們的癢處。

在過去,粉絲們可能一直都無視於你的存在,那是因為品牌沒給予粉絲們「為什麼我要注意它?」的理由。所以從今天起別再抱怨粉絲頁對品牌沒有幫助了,試著朝以上課題去做努力及改變,很快就會發現粉絲們會愛你到無可自拔的地步。


原文出處:http://socialmediatoday.com/shannonw/1699331/how-to-write-facebook-posts-increase-engagement

B2B公司不應該忽視Facebook的五大理由

撰文 :何念雅

我們知道競爭是殘酷的,公司的內部資源仍然很緊縮,但為了增加新客戶,企業不斷地努力與客戶或顧客接觸。現在有個絕佳的機會就擺在面前,如果正確地運用它,它將會讓企業遙遙領先於其它競爭者,並在客戶與顧客心中留下美好印象,它到底是什麼?它就是Facebook!



現在是B2B的公司該開始正視Facebook的時刻了,原因如下:

(1) Facebook不再只是青少年的嗜好
科技與時俱變,青少年漸漸離開臉書,轉而尋找更新穎、更新鮮的社群程式(例如Vine)。美國網路調查機構「皮尤網路與美國生活計畫(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)」發現,目前46%的臉書使用者高於45歲,臉書董事會平均年齡則是49歲。可見在臉書的使用者中,成年人已逐漸取代了青少年,而他們在公司中,正是決定是否要購買產品或服務的主要決策者!

(2) Facebook是促使顧客購買的工具
根據策略顧問公司Vivaldi Partner Group調查顯示,頂尖的B2B企業有90%的收益來自於社群及數位媒體,並預測到了2015年,社群商務的營收可高達300億元。可見B2B的消費者已轉而透過臉書獲得產品資訊,並以此購買產品與服務。

(3) Facebook適用於所有的行動裝置
智慧型手機是商業環境中的重要部分,根據Vivaldi Partner Group的研究,有59%的B2B專業人士使用智慧型手機以蒐集購買資訊。如同HubSpot的調查,現今人人擁有行動裝置與臉書帳戶,因此有41%的公司將臉書作為B2B市場以開發新的客戶。你的客戶與顧客可能擁有智慧型手機,當他們使用手機時,便可能是在連上臉書以進行關鍵的購買決策。

(4) Facebook有助於使企業的傳播計畫更有效率
當企業建立一個臉書粉絲頁,同時也能得到免費及有價值的數據。粉絲頁管理員擁有免費的Facebook洞察報告,它提供一系列關於企業粉絲頁、貼文與粉絲的深度數據,藉由這些洞察報告,有助於企業評估臉書粉絲,進而使傳播計畫更有效率,並且節省時間與財務成本。

(5) Facebook可提供個人化的品牌接觸
在現今的商業環境中,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個人化連結是非常重要的,
若消費者感受到品牌以個人化的方式,投入與其之間的關係經營,消費者便可能繼續購買此品牌的產品或服務。因此正確地使用臉書,便能打破品牌與客戶間的那道牆,透過整合具互動性又輕鬆的貼文,創造品牌與追隨者間的個人連結。

對於B2B公司來說,Facebook的優點在於可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及降低成本,並能密切與客戶連繫、互動,但也因為它的傳播效率非常高,同時必須謹慎使用,避免因誤用而對品牌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。



原文出處:http://www.insidefacebook.com/2013/08/15/5-reasons-why-b2b-companies-should-not-ignore-facebook/

五種社群媒體誤用 害企業毀於一旦

撰文 :林泳舜

社群早已成為當今最強大的媒體平台,它不只讓業主可以隨時隨地與顧客直接接觸,更幫助許多「小品牌」在短時間內聲名大噪。但若使用不當,社群媒體同樣也能使公司業績下滑,甚至浪費大筆的預算,例如投資大量時間在某個消費者根本不會去使用的平台上,或是沒有花時間去分析正確且有益於公司的社群數據。以下提供了五種誤用社群媒體,而導致品牌被摧毀的案例:


1. 品牌的「社群人格」不討喜
不是每個品牌社群都需要表現得很搞笑或是很聰明,一個品牌的社群人格也可以是親切的或使人開心的,甚至不需要那麼商業化。但是切記!若品牌社群主要傳遞嚴肅且重要的訊息給消費者,別忽然天外飛來一筆,在品牌社群上分享「寵物影片」之類的資訊。
此外,除非品牌希望被支持者討厭或群起而攻之,否則社群管理員應該將私人信念與社群事務完全劃分,切勿評論「具爭議性的話題」。舉例來說,廚具販售商KitchenAid就曾經在美國總統大選時,透過社群媒體分享一則歐巴馬總統祖母的消息,結果不但發出這則訊息的員工被解雇,還使公司處在社群危機中。

2. 沒有遵守「社群循環」的規則
如果您想從顧客或粉絲身上獲得「價值」,那就得先提供他們「有價值」的資訊。大部分的社群媒體使用者在分享資訊時,不外乎就是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是特別且有趣的,因此,提供他們「具娛樂性」、「有價值」或「值得分享」的內容,會讓使用者更願意轉貼。如此一來才會獲得更多的點擊率、領導趨勢的能力以及改變潮流的轉換力。若不這樣做,那就像對著一間空屋大喊尖叫,除了徒勞無功外,更可能在過程中破壞了品牌的名聲。

3. 沒將「社群」和「銷售」綁在一起
許多品牌同意社群媒體在行銷中的確扮演重要角色,但是永遠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對,他們經常花了很多預算在這部分,卻對創造投資報酬率沒有任何計畫,問題就在於:使用者雖然成為品牌臉書的粉絲,但粉絲無法與顧客畫上等號,建議品牌應善用分析工具,了解社群粉絲與銷售額間的關係。

4. 沒有評估到「真正重要」的數據
社群媒體上有許多「數據」可以幫助管理員「了解」當前行銷的程度,但它並非唯一的指標,也不一定直接與「績效」相關。社群媒體上的相關分析,無法直接看出行銷策略是否成功,因為這類分析主要在追蹤社群媒體的使用程度。
品牌真正要做的,是在社群媒體上找出真正和績效有關的指標,並養成觀察及測量的習慣。舉例來說,Facebook按讚的人數就不是一個好的「績效指標」。因為一個粉絲頁可能獲得數以萬計個讚,但卻沒有人在討論它。而其他績效指標,如:參與度(正在討論我們公司粉絲頁的人數/按讚的粉絲人數)或許是更好的選擇,如此一來便可計算社群媒體流量,並幫助品牌掌握市場範圍。

5. 未聘請「專業的」社群管理員
儘管先前已經有許多管理員出包的案例,但是還是有許多品牌將自己的社群交付給不合格的「社群小編」(例如未經訓練的實習生)進行頁面管理。雖然它們可能私底下有玩過這些社群媒體,但是管理企業社群是兩件極為不同的事!讓生手或無經驗者操作恐怕釀成悲劇!好比說前些日子,紅十字會的一名員工因為不熟悉「社群媒體同時發佈(Hootsuite)」功能,意外將自己喝醉的消息上傳至紅十字會的官方社群上,而非自己的個人版面,導致紅十字會花了好長一段時間,「整頓清理」社群媒體上的混亂。
此外,也不能假設「任何人都有能力完善地管理品牌社群」。企業真正需要的管理員必須能夠了解如何分析社群媒體資料、追蹤結果以及適當修正行銷手法;了解使用者需求,並知道要如何透過不同的媒體與他們接觸。或是,一位能夠將上述所提的兩點都整合在一起的人。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entrepreneur.com/article/228051#ixzz2dnOcmgcz
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DfRH

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

把握黃金24小時 付費貼文散播速度成長2.6倍 分享

撰文 :江佩樺  

在Facebook動態時報上發佈貼文之後,請盡速推廣它!

研究顯示,新貼文如果不在24小時內宣傳,那這則貼文就會失去本來應該要有的粉絲參與和病毒曝光量。
這項發現來自雲端行銷技術公司「Unified Social」,研究人員指出,付費的病毒式傳播具有一定效益,新貼文在剛發布的24小時內,其病毒式曝光(viral impressions)速度是舊貼文的2.6倍,病毒式參與(viral engagements)則有2.7倍。


付費機制提高邊際排名

「邊際排名(EdgeRank)」是Facebook一運算機制,它計算用戶與其他用戶,以及用戶與粉絲頁間的互動程度,來判斷彼此的「關聯度」。關聯度越高的內容,被顯示出來的機率也越大。換句話說,品牌可透過病毒式傳播,提高貼文與臉書用戶間的邊際排名,而付費的機制則能放大此影響力,使訊息更能以病毒方式散布,並且應用邊際排名得到更好的回饋。

品牌經常委託外部機構負責管理貼文,這些機構不會在短時間內設法更新或回應貼文。因此研究人員建議,為了得到最佳的邊際排名,品牌必須在一開始貼文時就展現出氣勢。

這個研究歸納出一個結論:相較於貼文數量,品牌更應將焦點放在「貼文所花費的成本」以及「經由貼文所創造的品牌印象」上。所以即使此研究的樣本數量較少,研究人員仍相信研究的結果「是絕對合乎邏輯的」。

原文網址: http://mashable.com/2013/08/14/facebook-post-24-hours/